寒江文学天涯何处是归途

首页 > 职场 / 正文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

2024-09-12 21:24:49 职场
文章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由网友秋山信月归投稿,希望给你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当然本站还有更多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 “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

  经过对十四次团代会会议精神的学习,令我深切地体会到各位领导对我们大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极大的鼓励,也使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任,让我认识到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

  1、自我责任感弱化。

  自我责任感弱化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闲聊等等,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2、家庭责任感弱化。

  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在家里就像太上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3、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

  社会公德,简单说,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以德待人,以德律己,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然而很多大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教室里的墙壁上、课桌上、甚至卫生间的门栏上,都可以看见大学生们的“涂鸦”;寝室里,有的同学根本不顾他人感受,常常高声喧哗到深夜,或是煲电话粥到深夜。

  4、对他人责任感弱化。

  有的大学生把感情当儿戏,轻易伤害他人,对爱情不负责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去做,敷衍了事,对老师不负责;轻易答应同学事情而不做,对同学不负责任;受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自杀,对父母、社会不负责任。

  5、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个人自我意识凸显,缺乏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价值。重视个人理想,缺乏社会理想和主人翁精神。只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忘却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还应对社会、集体、国家乃至我们生存的环境尽一份责任;对索取、自由、权利乐此不疲,而对奉献、义务、责任却颇感不适。

  此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还表现在功利主义不断加强,以及道德责任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

  1、“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空虚,情感委顿,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对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怎样做都稀里糊涂,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完成责任而努力了。

  2、“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甚至有学生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作为座右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大到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想参与,都拒绝参与。

  3、“无意义”。这部分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灰、很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者则走上出家乃至逃遁的道路。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期社会的环境相关,也与家庭教育氛围有关,还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关。

  1、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新的环境条件下,一味地要求大学生只讲社会价值,不讲自我价值是不现实的,要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摒弃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中“单纯利己”的道德标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和实

  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最大实现才是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远大的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大学、中庸、论语等。用传统文化医治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自私隔膜、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生活缺少目标失去意义等等病症。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以科学的辩证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使大学生理解导致社会责任感现状的主要原因。解开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成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精髓乃一个“仁”字,所谓“仁者爱人”,“爱”表现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对家族的爱,对邻人的爱,最后以至对天下所有人的爱,达到所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

  3、榜样的力量

  研究发现,有无榜样与大学生责任心存在显著相关性。榜样示范既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责任教育手段。树立亲社会和道德行为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如“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全国优秀大学生”等等。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这些榜样离自己太远,就让学生在自己班里找,从自己的身边找,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集大家的优点在自己身上,从不同的方面完善自己。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的活动,即养成了学生发现别人优点的思维模式,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促进了班内友爱和谐的气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4、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主要包括:

  (1)角色转换。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角色有榜样、父母、老师、心理医生、领导、朋友,他们的责任心逐渐增长;

  (2)以高年级带低年级。让学生在承担责任的经历中去感受成功的荣誉、体会自己的价值,体验和学习承担社会责任;

  (3)感恩的实践活动。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感是基于对社会、国家的深厚热爱,并在这种强烈的感情支配下,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的精神。所以要让学生培养这种情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4)自我管理模式。以宿舍为单位,鼓励人人参与管理,班里由班长总负责,下设学委、考勤员、

  宣委、组委、体委、生活委员、计划总结。每个宿舍里又设学委、考勤员、宣委、组委、体委、生活委员、计划总结。在各项活动的管理中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管理自己、管理他人;

  (5)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意识,加强职业责任感。

  三、学会奉献。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奉献其实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打扫好寝室卫生,就是奉献。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好好对待朋友,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学号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投身班集体工作,投身公益事业现在有很多人说,我很渺小。奉献对我来说太大了,我们更不可能做多大的奉献。同学们在吃饭点餐时,尽量吃完不浪费,节约也就是奉献。上课认真听课,不翘课,这也是一种奉献。考试不作弊,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环境而是一种奉献。工作上积极认真,积极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积极锻炼自己根式一种奉献。其实奉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就是对父母,学校,社会的奉献。

  怎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实践养成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既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又能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意在实践中为社会、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知行转化势在必行。

  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首先,在实践中夯实责任,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

  2、环境熏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积极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学校党政管理部门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使命意识,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履行社会义务。

  三是所有教师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带动和感染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只有全体教师都树立起对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

  一、学校教育

  课程设置:

  高校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如开设社会责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鼓励跨学科课程,如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课程与社会责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和责任感。

  实践活动:

  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校园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家庭教育

  家庭引导: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解决。

  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产生重要影响。家长可以通过身教和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氛围:

  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参与

  社会期望与关注:

  社会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公益事业。

  通过舆论引导和正能量宣传,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观,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

  校企合作:

  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运作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努力

  自我认知:

  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对社会的影响。

  积极行动:

  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终身学习: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小编秋山信月归整理的文章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

Tags:培养   大学生   社会   责任  

搜索
网站分类